查看原文
其他

陳銘華 | 十年《新大陸》

陳銘華 新大陸詩刊 2022-08-08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新大陸詩刊

◇原文刊登於《新大陸》詩刊 2000年10月60期


陳銘華,1956年生於越南嘉定,祖籍廣東番禺,1979年定居於美國洛杉磯,現職電子工程師。西貢明德大學中國文學系肄業,洛杉磯州大電機工程系畢業。中學時期開始寫詩,1990年12月偕詩友創辦《新大陸》詩雙月刊,兼任主編。著有詩集《河傳》(1991)、《童話世界》(1993)、《春天的遊戲》(1996)、《天梯》(2001)、《我的複製品》(2003),《防腐劑》(2009)及《散文詩五論》(2020)。



十年《新大陸》



陳銘華

                              

  編者按:本文是作者應台灣《文訊雜誌》之邀為《新大陸》寫的一篇介紹,刊於《文訊》2000年6月第176期。由於有詳盡的關於本刊的第一手資料,乃值此創刊十週年之際,轉載於此,以供讀者參考。

 

 《新大陸》是一份海外華文詩人自費組成出版的詩刊,一九九0年十二月創辦於美國洛杉磯,同月出版創刊號,採雙月刊詩雜誌形式,逢雙月十五日定期出版印刷本、網路本兩種。迄今已屆十年,共出版五十七期(編按:現共60期),是現時北美洲唯一一份定期出版的華文現代詩刊。詩刊創辦者陳本銘、千瀑、陳銘華三人,都是來自越南的華裔詩人。創辦之始,因陋就簡,從打字、編輯到印刷、裝訂,一切以電腦作業為主,手工為輔。雖然,詩刊在創刊號裏即揭櫫其“不拘於某一界限、不承認主流支流的問題,只服膺於詩在某種時空下有其特殊的脈搏及呼吸,有其獨特呈現的狀態之真理”的宗旨,但仍然在人手不足、費用短缺、稿源僅限於原越南華文詩人的情況下艱苦地維持了一年。


新大陸1990年12月創刊號


 鑒於當時海外華文文學的課題被提出乃至逐漸受到重視,在美國竟無一份真正代表海外華文詩人的華文詩刊物,而這一海外華文的文學類型實已無聲無息的在海外掙扎了好幾個世代,再沒有固定的園地,以及有系統的整理和出版,終至免不了像東南亞許多華文文學自生自滅的命運。詩刊遂於一九九一年敲定《新大陸叢書》的出版計劃,同年十一月出版了陳銘華的個人詩集《河傳》,並於一九九二年初進行改組。除擴大編委會,吸收了來自大陸的兩位詩人達文及遠方外,又爭取到來自台灣的著名詩人紀弦、非馬和秦松三人加入成為顧問,也逐漸得到華人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資助。


 詩刊從創刊號至第卅期採雙主編制,由創辦人陳本銘、陳銘華兼任;第卅一期至第卅八期採輪流主編制,由編委會成員:陳銘華、陳本銘、達文、遠方輪值;第卅九期至今則由陳銘華主編。迄目前止,詩刊的顧問團成員有:紀弦、非馬、秦松、秀陶、鄭愁予、葉維廉、楊牧、張錯、黃伯飛、羅青等十人;名譽編輯委員有:林建中、何啟良、李雄風、榮惠倫、馬炳威、陳澄海、沈季夫、劉耀中、施世雄、郭揮、吳懷楚、陳齊家、黃奇峰、王露秋、雪陽等十五人;常務編輯委員有:陳銘華、達文、遠方等三人。詩刊雖是同仁形式,印刷量不多,但有限的資源都能充份利用,加上網路版的普及,讀者、作者分佈面遍及東南亞、台港大陸、歐澳二洲和美加各地!《新大陸叢書》亦已出版了詩、散文、小說、評論、書法等各類書籍二十五冊,其中詩集有:《河傳》(陳銘華)、《溫柔》(心水)、《細雨淋在青石板上》(千瀑)、《氣候窗》(達文)、《苦水甜水》(千瀑)、《童話世界》(陳銘華)、《白馬無韁》(果風)、《四方城》(陳本銘、遠方、陳銘華、達文)、《本命年》(遠方)、《愛之旅》(陳齊家)、《春天的遊戲》(陳銘華)、《我的飛天》(王露秋)、《我欲挽春留不住》(吳懷楚)、《聽雁扣舷集》(周正光)、《死與美》(秀陶)等十五本,佔叢書總數百分之六十! 除發表同仁作品外,詩刊開放園地採用新人、名家,包括現代、傳統各種手法創作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新詩作品。雖然台港大陸的來稿最多,質素亦較均衡,但詩刊在選稿上,極力維持與兩岸三地之外的華文作品各佔一半的比例。因此,本質上《新大陸》是一份完全屬於海外華人,而以美國西岸為基地,與全世界的華文詩人作交流、維繫及發揚華文現代詩的詩刊物。詩刊的主要內容分為:詩創作、類別性詩特輯、個人詩特輯、地區性詩特輯、譯詩、評介、詩人專訪等數部份,其中譯詩部份半為傳統華文詩刊譯介外國詩人作品給華文讀者的一貫作法,半則強調將優秀的中詩英譯,介紹給外文讀者,詩刊在這方面取得較大的成果!歷年來發表的類別性詩特輯有:“沙漠風暴詩專輯”、“天使城的四月廿九日”、“Restore Hope詩專輯”、“祝福紀弦八十大壽特輯”、“千島之曲:菲華短詩選輯”、 “散文詩輯”、“微型詩輯”、“錦瑟33”(情詩專輯)、“九五中秋現代詩朗誦晚會”特輯、“女詩人小輯”、“網路中文詩選輯”、“橄欖樹網路詩選”、“中國當代禪詩選”等;個人詩特輯有:“麥地與詩人”(海子、駱一禾詩選輯)、“伊沙詩輯”、“非馬詩輯”、“秦松詩輯”、“雁翼十四行詩輯”、“申身詩輯”、“尹玲詩輯”、“銀髮詩輯”、“秀陶詩輯”、“黃伯飛詩輯”、“商河詩頁”、“葉維廉詩選”、“洛夫特輯”、“羅青詩輯”、“梅新紀念特輯”、“雪迪小輯”等;地區性詩特輯有:“今日越華詩展”、“菲華現代詩選”、“澳門詩人作品輯”、“守望長安:陝西青年詩人作品選”、“廣東青年詩人作品專輯”、“北京青年詩人詩輯”、“南京詩人作品輯”、“冬日之光:天津詩人作品輯”、“黑龍江詩人作品輯”、“上海詩人作品輯”、“大連詩人作品輯”、“福建青年詩人作品輯”、“青海詩輯”、“河南詩輯”、“寧夏詩輯”、“北京詩輯”等。


新大陸2000年創刊十週年紀念號


 此外,詩刊創刊第一週年出版有《合訂本》,之後每年的創刊週年紀念皆有“紀念號”;三週年時並曾舉辦慶祝活動,除詩刊成員外,洛杉磯當地及美國其他地區的詩人都有參與;五週年時編選的《新大陸五週年詩選》一書,於詩刊上網後在網上推出。一九九五年,由美西華人學會主辦,詩人張錯籌組,而被當地華文傳媒稱為美國華人社會歷年來最成功的精緻文化盛會之“九五中秋現代詩朗誦晚會”,詩刊成員陳本銘、陳銘華亦應邀朗誦,二人並參與美西華人學會出版的《以詩迎月》晚會特輯之編輯工作。一九九六年五月四日,詩刊成員陳本銘、遠方、達文、陳銘華等應詩人紀弦之請參加三藩市海華文藝季的中國文學活動系列作新詩朗誦。一九九六年,《新大陸》在出版印刷本的同時正式上網;一九九七年六月,詩刊主編陳銘華應邀作為美國最大中文網站Sina中文網舉辦的“網路與文學”座談會的主講人之一。歷年來,洛杉磯華文學校舉辦的“徵文”或“徵詩”活動,新大陸成員間中亦應邀參加評審。一九九八年為慶祝二零零零年《新大陸》創辦十週年,成立“新大陸世紀詩獎”,公開向全世界的華文詩作者徵詩,現時己截稿進入初選工作,預計今年八月公佈得獎名單,十月出版專號(編按:得獎作品刊於本期)。


 由於同仁詩刊的發展侷限,《新大陸》詩刊在取得以上各項成績的同時,仍然有許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印刷簡陋、容量不足等因經濟造成的問題姑且不論,十年來遇到的其他艱難和打擊其實遺不少,諸如:創辦伊始即籌劃出版的《越華新詩選》,在經費籌足,亡失稿件大致齊集的情況下,仍因種種原因而胎死腹中;預定出版印刷本的《新大陸五週年詩選》,最後僅能在網路上與讀者見面;創辦詩刊三人中的千瀑、陳本銘因不同原因先後退出;名譽編輯委員人數由最盛時的近三十人減至目前的十五人,其中半數以上皆是後來陸續加入而非“原始”成員,詩刊更難以排除這數目會繼續消減下去的現實。我們深知,在海外辦一份華文刊物,尤其是詩刊,遭遇到的困難必然很多。但目前,《新大陸》詩刊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人手的不足、核心人物的接替,經費的籌集猶在其次。寫詩或許是詩人一輩子的事,不過辦詩刊則顯然不是每個詩人都必須堅持的!我們只希望,新陳代謝是一切事物的必然現象,有人退出,就必然有人加入;有人放棄,也會有人持續。事實上,作為一份純詩刊,能持續不斷地出版十年,也算得是古今中外詩壇的一個異數,詩刊同仁沒有任何的抱怨!能繼續下去,當然最好;不能,我們也相信《新大陸》已完成了階段性的歷史任務。何況,在預見的將來,詩刊除堅持現有的內容外,還有一些計劃,諸如:在可能的情況下,於完成《新大陸世紀詩獎》後,不定期地舉辦同類型詩獎活動;增強中詩英譯的質量;將歷年來詩刊的各類型特輯送上網絡;透過各項管道爭取更多成員;向“使美國成為華文詩‘第四個詩壇’(詩人瘂弦曾將美國華文文壇稱為“中國文學第四個文壇”)”的目標邁進……


 其實,就美國當前的情況而言,上述並非空談。遠從四0年代末、五0年代初就已經有一批華人精英從還沒有分裂的祖國大陸移民至美國,這批人既沒有受到當時大陸詩壇“政治掛帥”的污染,也沒有受到同一時期台灣詩壇“橫的移植”的影響。然而文化的血緣又使他們能上承五四精神,肯定傳統,接受西方的藝術技巧。所以一種不同於大陸、台灣的新詩再發展的契機從那時就開始萌芽了。到了六0年代和七0年代,台灣的留學熱潮又帶來了一批華人精英;七0年代和八0年代,美國大舉收容東南亞難民,這些難民中的近半數都是華人,他們的華文教育水平容或參差不齊,但也有不少原來就是興學的、辦報的、搞創作的;八0年代和九0年代,中國大陸又有大批移民和留學生來到美國。雖然,這些添加的變數,使美國的華文詩壇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與五0年代相較已截然不同,但“肯定傳統,接受西方”的基本精神卻是不變的。早期的美國華文詩人,他們面對的都是一個欠缺當地讀者的大問題,作品不是經英譯發表在英文刊物,就必須遠涉重洋回到原居地發表。不過,由於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政治穩定,經濟仍相當富裕,將陸續不斷的吸引其他政治不穩定國家的移民。因此,華文詩作者、讀者的增加也是可以預見的。現時,《新大陸》詩刊提供了一個印刷、網路並重的場地,又擁有出版各類書籍的能力,只要她能堅持下去,加上美國網路上其他華文刊物的參與,“第四個詩壇”似乎將是不遠的、無可置疑的事實了。

 



2000年4月16日洛城





往期精彩回顧



洛夫 | 攝氏零下10°的詩句

詩人陳本銘紀念特輯 1

洛夫 | 攝氏零下10°的詩句

非馬 |詩人與後現代

向明 | 且聽我說幾句寒酸話

Sheraton酒巴間訪問詩人楊牧

秦松 | 科學與詩學又一題

陳銘華 | 《散文詩五論》選讀

張索時 | 詩與象徵

黃伯飛 | 說詩小札

陳銘華 | 詩人鄭愁予

陳銘華訪談錄

佑子 | 詩歌係個嘛夠野

秋原 | 從特朗斯特羅姆說起

洛夫 | 陳銘華的小詩世界──序《我的複製品》

因為“雨”的緣故──詩人洛夫訪問錄

瘂弦 | 夜讀雜抄

紀弦 | 何謂現代詩

秀陶 | 簡論散文詩(一)

陳銘華 | 為詩正名

從美華新詩的發展談《新大陸》詩刊

陳本銘 | 新大陸創刊詞 1990







主編: 陳銘華    編委: 陳銘華,遠方,達文

顧問:非馬,鄭愁予,葉維廉,張錯,羅青

公眾號編輯:蘇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